情系爱心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615|回复: 36

情系十周年爱心征文佳作选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5 22: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成人组:
1、一等奖作品:情系热土、爱心桐城(作者:桐城海港)
因作品太长,且已在本论坛发布过了,特提供链接:
http://qxax.org/forum.php?mod=vi ... page%3D1&page=1

2、二等奖作品:
情系传奇——致情系十周年(作者:一河星光)
http://qxax.org/forum.php?mod=vi ... &extra=page%3D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等奖作吕之二
过路春风拂面来
作者:吴秀年(覆盆子)
还记冯小刚执导的《私人订制》中记者问杨先生的那一段话吗?
记者:杨先生,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给有需要的人吗?杨答:我愿意。记者:一百万呢?杨答:我愿意。记者:一亿呢?杨答:别说一亿,一百亿也愿意。记者:那你愿意把一辆车捐了吗?杨左右看了下:不愿意。记者:为什么?你一百亿都愿意,一辆车为什么不愿意?杨答:因为我真有一辆车……
现在我也想问问我们每个人:倘若你有千万,你愿意拿出几百万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吗?我上网搜搜看捐款的能有几人?大家的回答是:有钱就购房买车投资旅游,再不就是不工作了,一心一意直奔享乐去,这样的选择倒都无可厚非,这里,我不能也不想妄加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今天我想说的是,就有这样的一个人,或许他有千万,做善行已经做掉数百万。
有幸了解到这一切,缘于一个朋友邀我去个地方,问我能不能晚上给他人助学的几个初中生辅导作业去,我才得以有幸了解到那里那人那事的点滴。
我按照朋友的指点来到一个不起眼的巷道里——一座红色外墙的三层小洋楼就隐藏在高楼大厦之中,朋友告诉我,这就是“情系爱心联系会”办公的地方。对于“情系爱心联合会”我早有耳闻,它是桐城一个民间的爱心组织,以帮助困难家庭孩子不失学为目的这样一个组织。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栋楼竟然是他花四百万购来,又无偿地把它捐献出来提供给这个组织使用的,并用它收留了十几个特困家庭的孩子,在这里他给这些孩子打造了一个非常温馨的家,孩子们享受着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良好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我就是在这里辅导那几个初中生而认识他的。这一大家子的生活和学习的一切费用全由他负责提供,并还聘任几名管理人员,来照料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和学习娱乐。当我看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就不难知道他为这里付出了多少心血。
我只知他捐赠一幢大楼给贫困孩子,却不知他每年花在助学方面的善款究竟有多少?听说他一次性的给过“情系爱心联合会”19.8万元,因此,66位贫困生得到了资助;还听说他曾带着10万元去看望重病中的桐中学子高磊,虽然最后没能挽救高磊那年轻的生命,却用这无私的大爱温暖着高磊最后的一程;只听朋友说过他看见到朋友所写大山里一位得了癌症老师的一篇文,他就非拉着朋友带他走进大山,说是想给那老师根救命稻草,去后丢下一笔善款,朋友说,那可是有好几万啊!又听说他出资10万余元,让36名贫困学生去北京旅游了7天,就为了让贫困孩子也能“开开眼界”;还听说他去看一个特困学生,眼见这家父子住的两间泥房子快倒了,他当即拿出五万在当地给这家父子买了三间大瓦房送给他们居住;只知他是情系活动中心孩子们的慈祥兄长,这儿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情况总是牵挂着他的心,没时间也要挤出时间去看他们,却不知他为桐城的许许多多困难家庭的孩子操了多少心?然而,就是这样,总感觉他似乎觉得自己做的永远还不够。
诸如此类的事他究竟做了多少?谁也没法统计。他很有钱吗?我了解后不是,他在桐城投资的一家公司,到现在还不曾赚得半分利润,尚处在公司始创阶段。他的公司需要维持,他建立的“大家庭”需要他来维系一切开销,他看到苦难家庭就会忍不住地往外掏钱,他得每天到处奔波辛苦赚钱,就单看他的外表,我很难把他与一个“一掷千金”的年青人联系起来。他所做的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又图个什么?
为名?还是为利?好象都不是呢!他是哪里人?没几人清楚,只知道他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打拼。至今他的真名也鲜有人知,我叫他“风”——永远是我难以理解通透的一部《格林童话》;大家都称他为“过路的风”——只是爱心组织里一名极普通的义工!活动中心的孩子们视他为大哥哥——一个上帝派来的慈祥而温暖的长兄。至今电台、报纸从未报道过他,他一直低调得不能再低,都低到尘埃里去了。我现在写他,很是忐忑也很纠结,未经他的允许,完全是我的私自行为,真怕引来他的责备,更怕有人说我“居心叵测”甚至“图谋不轨”是为炒作他。
我因辅导的两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太好的问题曾经问过他:善行会有善果吗?比如,有的孩子学习底子差实际上也学不进去了,而你的善行也可能会变成他生活的依赖,你就不曾有过困惑吗?他告诉我一件事:
那是他一直捐助的一个孩子,他经常去看他,有次,因工作繁忙好几个月都未能去看这个孩子了,他特想他而后去看他,那个孩子就坐在房间床头玩手机,手机也是他便于联系他而给他的,他迫不及待地进去喊他,那男孩竟然头也不抬地大声地回他:出去,你给我出去!那时候,他的心也曾有丝痛,可是,再想想,这些都是失去父爱或者失去母爱的孩子,言行总是有所欠缺,心理也比正常孩子有所差异,这样想后也就释然了,因而这些孩子更应该从心理上去关心他引导他。他的不经意的这句话,却震憾了我的神经!我好象有点明白他所做的一切那么的坦然和自然的原因之所在了。
人们常说:即便有钱也要舍得!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功利,越来越缺乏真情的时候,难能可贵有这样的付出。我见到太多的象莫泊桑塑造下的冷血,无情,势利眼,六亲不认的菲利普夫妇式的人物;见到了太多的疯狂索贿受贿,家里藏得盆满钵满的贪官蠹虫,家中搜出上亿元现金,部分钱长了绿毛发霉坏掉了也不曾拿出一分来捐给社会;见到过不少被世态的炎凉和生活的压抑麻木了的世人和当初的热情已逍逝怠尽、善良的心早已被冷漠所取代的人们。有谁记得给他人一点温暖?见到别人的痛苦又有谁给些许关心和爱护?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又有谁真心伸手拉人一把?
每当我看到不少人对他人捐款做“善事”评头论足的时候,我就在想:谁能够真金白银地付出?请我们大家都扪心自问一下吧:谁能够做得到呢?我们的社会,经常有人陷于困境,他们需要帮助,然而只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帮助这些人走出困境,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但或许榜样的力量才是无穷大的。如果人人都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此方式,爱才会越传越广,给予帮助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能愈来愈美好。
小时候,我们学过毛主席的《纪念白求恩》,他老人家就说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只要像白求恩那样,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要做这样的一个纯粹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很难的!我不能单纯地认为“风”就是一个纯粹的人,可是,“风”绝对是一个给人以温暖的人,给困难人群以爱的人,能给人以温暖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善良的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我为自己能认识这样的人而庆幸,更为这些贫寒学子所庆幸:遇见“风”是他们的幸事!  
善行无需考虑结果,我想,总会温暖着一些人,更会影响着一些人,浮躁的社会更需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就让湖南电视台拍摄的《变形记》里的开场白结束这篇文吧: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中的惊起?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再彷徨?”……
(后记:我只在“情系爱心联合会”呆了不足三月,因自己要带90岁的老父亲而遗憾地离开了那里。在那里,我认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人:把那些贫寒家境的孩子视为自己孩子的温暖父亲式的人,还结识了许多的爱心人士,他们都是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尽量帮助那些困难人群,默默无闻地做着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里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除了敬仰还是敬仰,就不一一赘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2: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桐溪居士 于 2015-1-25 22:52 编辑


三等奖作品1
我结识的情系的一些人
作者:张大杰   桐城市挂车河初中
2011年7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桐城市情系爱心联合会2011“多一滴汗水,多一点热爱”暑期走访助学活动。这一天的目的地是大塘,片区负责人是红妆,一路同行的还有沧海横流(杨校长)、星星知我心(简称星星)、心愿、青衣和金海洋汽修学校的小张同学。
(一)
开车的是星星,他本来是要走双港那一路的,但却临时改变了主意。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位可爱的人。
准备出发了,他一把抓起一袋大米很麻利地搭上肩膀,另一只手又揪起一袋抱在腰间。我也赶紧起身,拎起两桶食用油(米和油是为家境困难的学生准备的),桐溪居士招呼我:“跟那扛米的走!”等我再看时,星星已经一溜烟地下了楼。
后来得知星星是位生意人,车是他无偿提供的,大家担心路途远燃料是否充足时,他挥动着手臂提着嗓门说:“我昨天加了150块钱的油,总够了吧!”胸有成竹的样子着实可爱。
星星说话做事干脆,不喜欢婆婆妈妈拖泥带水。在我们走访待资助的学生时,发现有些学生家境很好根本不符合资助条件,他就会很直接地说:“这个在我们片区肯定不行!”语气中含着些许的不满。确实,这些带有欺骗性质的资料真的让人讨厌,所以每次他的意见都会被大家认可。
星星是新店片区的负责人,他对自己的片区有很深的感情。一路上他会不断地念叨着自己片区的情况,并对其中的一个孩子大加赞赏,然后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说真的,那是我所接触的最懂事的孩子,真的!”
星星很率真,很坦荡,他说:“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其他的什么也不管也不想。”活动结束签名时,我正为该把名签在什么位置而犹豫,他用他的大嗓门提醒我了:“我们这里没有什么领导,没有上下级,人人都是平等的,你想签哪儿就签哪儿。”他的一席话让我感到惭愧,我不该用低俗的眼光来看“情系”,看“情系”里的每一个人。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会战战兢兢地分长幼、上下等等,这就是所谓的“礼”,而背后却是虚情假意、尔虞我诈。我想,这些在“情系”里没有,肯定没有,“情系”里有的是爱,是奉献。
我试图在星星身上找一点生意人的东西,可怎么细心地观察也没能找到,却发现了他另一个可爱之处。就是这位大大咧咧的侠义之士对随行的两位女士始终是关怀备至。他会在枣树下面对着一树并未成熟的枣子细心地找寻大一点红一点的摘下来奉献给她们;柔弱的青衣填资料时,他会站在一旁用壮实的胳膊挥舞着小红帽替她扇着风,而自己略显厚重的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二)
在车上,听到大家“青衣!青衣!”的唤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那个女孩儿,就被这个特别的名字吸引,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出了京剧里庄重娴静、秀雅柔婉,穿着青色褶子的旦角儿的形象——王宝钏、铁镜公主抑或是苏三。
对于网名与真人的相似度,有时会很让人大跌眼镜的,比如红妆,他其实是个纯爷们儿。杨校长(沧海横流)也这样说:“不仅红妆这个名字给人感觉是个女的,星星也是,他叫星星知我心,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这确实很让人不解,星星是个更纯的成熟爷们儿。
而青衣却是绝对的人如其名,一举手一投足还有那含蓄幽怨的眼神,都透着青衣旦的稳重与端庄。
汽车在山上盘旋了一个多小时让人头晕目眩,而大多的走访对象是在山区的偏僻村庄,车不能直达,所以要步行走山路。拖着疲惫的身体顶着三十五六度的高温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上上下下,这让我们这些男人们都有点吃不消,红妆大哥即是如此,他连呼:“难受,要中暑了!”青衣却默默地跟着大家跋山涉水走完了全程。不仅如此,她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完善每一个学生的资料,所以不管多累,每到一处她都会静静地坐下来很认真很准确地将被资助和待资助学生的最新信息填写完整。
青衣投入的姿态和敬业的精神让我若有所思:“情系”里每一位志愿者为什么会如此孜孜不倦的奋斗与毫无所求的奉献?我想,大概不仅仅是爱心和同情心在驱使着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吧!
(三)
随行的另一位女士是心愿。她可是“情系”的老人儿了,和“情系”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对“情系”充满着深厚的感情。
“那时候,知道情系的人很少,就动员身边认识的人献点儿爱心,还得记着人家一个人情。”
“搞个活动更是难啊。没有节目就自己排自己演。有一次没办法我只得把陶冲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都请上来。”
她谈到“情系”刚起步时寻资助和搞活动的不易时,平静的话语中流露着对过去艰难的感慨,对现在“情系”蓬勃发展的欣慰。因为深深地爱着“情系”,所以深深地爱着“情系”关注的每一个孩子。
过路的风给其中的一个女生买了一部手机,小女孩儿很兴奋,如获至宝地捏在手里。看到孩子开心,心愿大姐欣慰地笑了,她悄悄地凑过去:“好看吧!喜欢吗?”声音轻柔如一阵清风,“还给你充了500块钱的话费呢,放心地用吧!”
在一个读七年级的小男孩儿家里,心愿大姐一进门就亲切地招呼他,问长问短: “读几年级了?成绩还好吧?暑假在家干什么呀?”
小男孩笑咪咪地跟我们交流;我们走的时候,还很懂事地跑出门来送我们。他虽然稚气未脱,但在逆境中依然乐观向上很让人钦佩。看着孩子充满阳光的笑脸,心愿大姐高兴地一把搂过他:“你多大了?属什么的呀?什么时候过生日?”很甜蜜的,像母亲搂着儿子一样。
下午实地走访了一个情况特殊的待资助学生。我们在邻居的指引下到了他家,只看见他的父亲坐在床头,说话走路都极困难,已经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喊了半天,小男生才急匆匆地从楼上跑下来,很诧异地看着我们。红妆大哥介绍了我们的身份,说明了来意后,孩子跟我们交流了起来:刚才正在楼上跟几个同学打扑克;母亲为生计长年在外打工,他就跟父亲呆在家里……。看着孩子,心愿大姐又是怜悯又是疼惜,她还是很轻柔的跟孩子说话,讲了很多但还是放心不下又要交待一番,久久都不忍离去。
我们最后走访的对象就是心愿自己资助的一个女生,红妆说:“心愿这次到大塘来就是要见见这个小女孩儿。”心愿确实很兴奋,她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包衣服。可是当我们冒着雨攀着陡峭的山路到达的时候,孩子已经上学去了,并不在家。没有见到孩子自然有些失望,心愿迫不及待地跟孩子的奶奶聊了起来。
    “孩子晕车晕得很哪,坐摩托车都晕!”
    “孩子中考考得不太好,要是考到六中,就在我边上,多好呀!”
    “电话号码是不是换了?我不知打了多少都打不通!”
     ……
    心愿就这样说着,如数家珍,渐渐地她的眼角泛起了晶莹的泪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3: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桐溪居士 于 2015-1-26 12:42 编辑

三等奖作品5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记我的“赤脚大仙”老师
作者:叶奇  唐湾辅导小学教师
  或在某一个暖暖的阳光午后,或在一个难眠的午夜梦回,因为无意的牵动,我们会莫名的涌出一个记忆。当我们审视一下来路,那里竟有着许多的温暖和感激。
                                                   --题记
   最初接触你时,应该是一个秋日的上午。母亲一只手拧着我耳朵,另一只手拿着细细的竹枝,就这样被拽到你跟前。我颤巍巍地躲在母亲身后,用敌视的目光偷窥着你:个子挺高,脸瘦且长。衬衫衣领处已经起毛了,补丁裤子上还有泥巴,尤为显眼的是一双没有穿鞋的大脚。“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牛魔王”,而是一个“赤脚大仙”呀!”我暗想。如果不是母亲让我叫你老师,我还以为你是我家隔壁的大爷呢!
  “娃,今年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呀?”你笑着问我母亲,并伸手来摸我的脑袋。我连忙用手一挡,溜身藏到母亲身后。
  “我不要穿鼻子,我不要穿鼻子、、、、、、”我边哭边嚷。
  “我家的娃娃皮,邻居大伯哄他说今天到学校要被‘牛魔王’老师穿鼻子的、、、、、”母亲尴尬的解释着。
  “哈哈,你看我头上有角吗?”你用手在脑袋上比划着,“调皮的娃娃将来有出息呀、、、、、、”你笑着对我母亲说,并从腰里掏出一个糖果递给我。
   或许是我对糖的贪婪战胜了恐惧,也或许是因为你那搞笑的手势,我乖乖的被你从母亲手中牵走。
   多年后,我想起当初的和你见面,心里一直暖暖的。
   孩提时代我一直认为你赤脚是因为和我们一样贪玩,鞋子被弄湿或弄丢的结果。可是每年春末到秋初几个月你基本上都是赤脚,让我不得其解。我私下里问母亲是怎么回事。“唉,你的老师太难了,一个月只有几元钱的工资,家里还要养活七八口人,那里有钱买鞋呀,况且做鞋还要布票呢?他除了给你们上课外,还要和我们一样赤脚下田干活挣工分的呀!”母亲叹气说道:“可是你的老师是正儿八经的师范毕业生,因为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成了一名民师,真是太可惜了!你们老师肚子里有货,他教你们算你们沾光了、、、、、、”。我听得似懂非懂,心里有点儿难过。
   你身上时常被浓烈的“仙气”包裹着。每当下课铃声响起,你就停住了话匣子,匆匆地走进了房间。因为多次这样,我们就偷偷地透过窗角观察:只见你从一叠几厘米见方的白纸中抽出一张,再从一个铁盒中用手指夹出一小撮黄烟,捻成长条儿放到白纸上,然后用白纸卷起中间的黄烟,最后白纸留下一道窄窄的缝隙,放到舌头上轻轻一拖就把卷烟纸粘住了。再把烟在指甲上弹几下,掐头去尾,随着火柴的燃起,你就在房间里“吞云吐雾”,不一会儿就是“腾云驾雾”了。我们被你熟稔的动作和享受的表情惊叹不已,以至于被窗角冒出来的“仙气”呛得咳嗽起来。你终于发现了我们,连忙掐灭了烟说“呵呵,呛着了吧,烟可不是好东西吧,长大以后可不能抽烟哇!”。我们抿着嘴跑了,你对着我们的背影大声地说:“我也准备戒烟的,我会戒烟的!”当你又一次抽烟被我们看到时,你像孩子似的抓着脑袋说:“戒烟有点难呀!但抽烟是不好的,你们要记住噢”,“记住了”我们笑着说,你也笑了。
   但你的“仙气”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你的喜爱。上数学课,你通常只带几支粉笔上堂,信手就画出一条直线,一个长方形,一个圆。有调皮的同学下课用直尺或圆规比量你的“随手画”,竟然丝毫不差。上新课时你先不让我们打开书,你只在黑板上板书出新课的例题,让我们求解,而你站在黑板边看着我们抓耳挠腮样子偷着乐。为了不让自己难堪,我们只好把第二天要上的新课好好的预习。如果有些旧知识遗忘,你总是指出在多少册上的多少页,多少行,课后我们验证了竟然没有一点差错。让我们又一次的惊呼你就是“大仙”。最有味道的是你上语文课,随着你那抑扬顿挫,婉转起伏的腔调,我们有着如沐春风的感觉。尤其是作文课,你不是告诉我们怎样写,总是先让我们“说作文”。你侧耳倾听,偶尔点头,偶尔摇头,时不时的来点化腐朽为神奇补充;你并不过多的强调作文的立意,总是说做人要实在,作文也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为了增加我们的阅读兴趣,你时常讲些名著的故事,每到到精彩之处,就戛然而止,欲知后事,自己求解。直到网络盛行的今天,我还养成睡前读书的习惯。偶尔能发表几篇文章,这些都感谢当年的你对我“诱惑”呀!
   也许是因为你的“赤脚”,也或许是因为你要我们真实做人的缘故。每次我想起小学毕业前一课时,总是不能释怀:那是你问我们长大了干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有当医生、拖拉机司机、社售货员、、、、、“还有呢?好好想想,”你微微叹息着问。看到你很失落的样子,为了不让你难过我站起来说,我要当老师。“好哇,好哇,可要一定的!”你语气急促的说,那原本暗淡的眼神发出光亮来。多年后的今天,我和你曾经的学生每每聊到这些都唏嘘不已,我为我骗了你难过,他们为没有骗你而难受。请你原谅,那是因为当年我们稚嫩眼睛里读到是你太多苦!
   再次见到你是六年后了,那是我高考落榜后,准备去门打工时。你来到我家,那晚父亲陪你喝了几杯酒,我依稀记得你说了很多话,“娃呀,其实许多时候,也就是在你最难最累的时候,再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前面可能又是一片天的,你看我当了二十多年的民师,现在不也转正了吗”。“你可答应我来当老师的,我也干不了几年了,再过两三年就退休了呀,现在山外的老师不愿来我们这个旮旯”,“做老师不一定桃李满天下,但一定要让学生做个好人。老师是一份良心活儿呀,我知道你善良,做事认真,一定会干好的、、、、、、、”
   那一夜,你说了好多好多,走时窗外已经是月落星稀。
   再来看你时,你已经在世界的另一头了。其实我想告诉你,我的高考志愿填的是师范学院。
  其实,今天我还想告诉你,我也干着和你一样的良心活儿。
  怀念我的老师--------叶诗福先生!
( 补记:我的老师,叶诗福,桐城市唐湾镇人。1965年毕业于桐城师范,后因文化大革命回村当了一名民师,1988年转为公办老师,1997年5月因为癌症去世,享年57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2: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桐溪居士 于 2015-1-25 22:50 编辑

二等奖作品:
他,“站”起来了

作者:黄阔登  空军95028部队司令部



我与他的故事,还得从十几年前的那个夏天说起。当时,我刚从军校毕业到连队工作。那次,是我休完假归队的第二天,文书为我送来一封信。信封皱皱巴巴的,看得出来是寄信人犹豫了很久才将信寄出。信封上的字却写得清秀俊朗。一看地址,很陌生,谁寄来的信呢?我有些好奇,拆开信一读,这才知道,原来写信人是一个农村青年,曾出过一场车祸,因治疗不及时,留下双腿扭曲、脊椎变形的后遗症,情况很不好。
我认真读着他的信。他在信中写道:“偶然在一份杂志上看到您的地址……我曾在痛苦中虚度时光,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和父母日渐佝偻的身影,我黯然伤神……”他告诉我说,他从小热爱文学,写了不少东西,以前只是写来自我欣赏之用,但现在身处困境,很想拿出这些稿子发表得些稿费以补贴家用,他说:“或许,这就是我唯一能够为家里添块砖瓦的能耐了。”他从来没有投过稿,不知该如何行动,左思右想,终于下定决心写封信,抱着一份期盼和渴望,向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作家”请教如何投稿。他在信中称我为“老师”,还以为我是一个稳重的中年人,而实际上,我应称他为哥才对。这封信,仿佛让我看到一张年轻俊秀却写满无奈的脸,渴望改变眼前的境况,又有心无力。对于他来说,我完是一个未知的陌生人,他该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寄出这封信的呀。
记得有人说过:“火柴虽小,却能点燃篝火,将冰冷的黑夜变得明亮和温暖。”我一直认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是幸福的,何况面对的还是一个急需帮助的残疾人呢。我立马回信,并寄去五十块钱,叫他把稿件邮过来。十天后,收到他的邮包。有小说,有散文诗歌,才看了几篇,我就被那些文章生动的情节和绚烂苍凉的感怀所深深吸引。
其实,当时我写作的时间并不长,他的文章笔力文采完全我之上。我想,既然我的文字都能发表不少,他的文章更有可能顺利发表。比起他来,我的优势不过是身处城市,能及时读上新报新刊,比较了解用稿栏目的特点而已。
他的稿件都是誊写在那种薄薄的白纸上的,稍一折就破了。我精选出一些稿子拿到打印店打印了一遍,再有的放矢地向报刊杂志投寄出去。一周后,他的一篇散文出现在我所在城市的晚报副刊上,我第一时间给他寄出了样报。
不久,我又收到他的信。他在信中兴奋地向我报喜,说已经收到编辑部寄来的好几份样报,还有两家杂志社的用稿通知。
过了一段时间,我收到他寄来的一百块钱,他说他已经收到几笔稿费了,所以寄来还钱。用这钱,我精心挑选了一大叠适合投稿的杂志,给他寄了过去,让他好好研究。
他发表的文章渐渐多起来,他告诉我说:每发表一篇文章,带给我精神上的愉悦,比吃最金贵的药都管用。而且,不时飞来的稿费单让家里捉襟见肘的生活有了一些起色。这就样,他走上了撰稿人之路。他曾寄过我一张照片,照片中,这个面貌清秀的年轻人,虽然眼神里露出几丝忧郁,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与他书信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共同分享写作的心得感受和技巧,从来就是知无不言,毫不保留,文学之路在我们脚下快乐地延伸着。生活从来就是不平静的,经历过一些生活上的打击后,我一度迷茫,想要放弃写作,是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鼓励着我,让我一直坚持了下来。
后来,生活状况渐渐好起来的他,不但和城里一个同样是因为交通事故致残的女子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更可喜的是他们还拥有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女儿。
生活不负有心人,他成了一名成功的撰稿人,写作对于他的生活,早已同鱼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一样,他的勤奋和执着,令我感动。如今,电脑和网络让他的写作事业如虎添翼,不时能在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在那些唯美阳光的文字中,他的人生,以另一种形式“站”了起来。这一切,都让我倍感欣慰。
他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2: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我结识的情系的一些人
                                                                                              (四)
红妆跟我说,在“情系”里所有的人都是以网名相称的。但让我纳闷儿的是,大家对沧海横流却很一致地也很例外地称他杨校长。
杨校长现在效力于黄铺初中,之前在大塘生活和战斗了很多年,对大塘的村村寨寨都很熟悉,自然就成了我们最可靠的向导了。
每到一处,杨校长都会不断地跟我们说:这是什么地方,这儿有什么人,这儿曾经有什么……比如村口山坡上废弃的洞穴就是当年的红薯窖;一块平坦的水稻田曾经是山区物资的集散地;一条被杂草覆盖的羊肠山路他不知走过多少个来回……
他还会不断地遇到熟人,有老朋友,老同事,老同学,还有得意门生,这让星星和红妆很是感叹了一把:“当老师就是熟人多呀!”而杨校长自己既惊喜万分,又感慨万千。
我想,故地重游的他此时此刻的心情肯定是不平静的,那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那无怨无悔的青春年华,定会在他的脑海里翻腾,这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杨校长要办的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有两个孩子参加明天的北京夏令营活动,他要通知他们准备好户口本和换洗的衣物下午跟我们的车一起回市区。这看起来是件很小的事,但要面对这两个特殊的家庭,就不轻松了。
上午我们先顺路找到其中的一个孩子,是个小女孩儿,不过八九岁。孩子的父亲听力很不好,杨校长跟他嚷嚷了半天,他都是不知所云,很让人无奈。杨校长只得委托附近的一个熟人,红妆又跟孩子的邻居交待了一番,才把事办妥。离开时,杨校长又一再地嘱咐:“下午一定要记着准时在路边等我们的车。”
另一名是个小男孩。先是联系不上,杨校长就不断地打电话,找了好几个人,绕了几道弯儿,好不容易才联系上了孩子的爷爷和外公。老人们却说,怕不安全不想让孩子参加了。杨校长只得在电话里慢慢地跟他们解释,可是老人却并不能理解,还是很固执地不想让孩子去。
我们为老人的无知感到愤然:“这么难得的机会却不要,别人想还想不到呢!干脆换人算了!”
杨校长很冷静:“老人不理解是正常的,他们怎么知道夏令营是什么回事,何况孩子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北京路这么远,孩子小又没出过远门,他们自然会担心。”
“我还是要跟他们说清楚了,希望他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杨校长又不断地打电话,不遗余力地解释着。
下午返程的时候,看到两位老人带着孩子站在路边等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五)
在这个山路十八弯的地方,最怕的就是走错路了。这一点是星星最为担心的,他一再地提醒红妆:“要记清楚了,千万不能走回头路!”
星星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你想想,人家在你信誓旦旦地勾引下信心满满地开着车,突然你像瘪了气的皮球一样还装作很淡定地样子告诉他:“不对了!得掉头往回走!”苍天哪,大地呀!在这么大热的天气里,那是绝对可以让人崩溃的。
红妆用他近乎完美的表现告诉我们,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他不仅没有带错路,就连哪儿有坡,哪儿有弯,哪儿该停车,哪儿可以掉头,都说得清清楚楚,一点不差。您可能以为他为了怕出错,一路上肯定是丝毫也不敢分心,诚惶诚恐地瞪着眼、皱着眉。我告诉您,一点儿也没有,他老人家摆出的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还冷不丁地冒出一两个恶作剧倒搞得我们神经紧张。您不得不佩服他吧,反正我是佩服了!
红妆是大塘片区的负责人。为了采集到最新鲜最详实地资料,每走访一户家庭,他都细心地跟学生和家长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然后指导青衣记录下来。有两个学生家里没人,他又急着找附近的邻居了解情况。忙得不亦乐乎。
而此时的我就会很悠闲地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让从没走过这么多山路的双脚放松一下,或者无所事事地望着四面的高山和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
不过这个“忙的忙得要死,闲的闲得要死”的强烈反差一点也不影响红妆的热情,我看他倒还有点乐此不疲了,见到这些贫困的孩子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兴奋地问这问那。关键是,人家孩子腼腆少言他也能聊得欢畅,似乎没有尽兴的时候。有几次大家不催着他,还舍不得走呢!
下午我们回到“情系”办公室的时候,部分参加24号北京夏令营的孩子已经到了,把个不大的屋子挤得满满的。像是来了贵客一样,红妆又惊又喜,跑过去一个一个地打招呼。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塑料袋蛋糕,他也不管是谁的了,拿过来分给孩子们吃。有几个孩子有点拘谨不好意思要,他就硬往他们的手里塞,不吃都不行了!看他忙前忙后的兴奋劲儿,估计这一天的疲惫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如果你要问他,为什么如此热情洋溢。我想,他一定会说:“我只想多给他们一点温暖,一点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桐溪居士 于 2015-1-26 12:41 编辑

三等奖作品3

母亲的口头禅

作者:叶奇   唐湾辅导小学教师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说不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典雅的语言。也不会说“助人为乐”高尚话语,但在她不经意中朴素的话语,深深地指引着我、、、、、、
茶碗里行,饭碗修,修个儿子做知州
    在我的记忆中,七八十年代,来村庄讨饭的人特别多(听说他们哪里闹洪灾)。只要他们到了我家门口,母亲见了,有米就碗一碗米,没有米就给一升稻子,或者玉米、小麦之类,总之是不会让他们空手走的。如果碰到家里正好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要给他们盛上一碗饭。其实那时候我们家里也挺穷的,每天家中所煮的饭都是按照人头煮的。盛一碗给了别人,她自己也就没有了,当餐她就得饿肚子。我们都劝她说:“不要那样的,那么多要饭的,你是问不过来的”。但她总是对我说:“如果他们家里没有遇到难处,谁愿意出来讨饭呀!”“我饿一餐不要紧,他们可能吃了这餐,下餐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娃哇,你姥姥在世时经常对我说,‘茶碗里行,饭碗修,修个儿子做知州’。我不修你们做官,只修你们平平安安就行!”。
掐掐八字,养养瞎子
    我要交代一下,我的母亲并不迷信,但她好算命。只要看见有算命的瞎子进村,她总是要把他们领回家。泡上壶热茶,给他们添上一碗饭。如果天晚了,就留他们住宿。这些瞎子看见了我的母亲这样热情的招待,总是要给家里人算算命。如果不是太忙的话,母亲也欣然接受。剩下来就是瞎子掐着指头算起来。不管瞎子总样说,母亲总是说:“是的,是的!嗯不错”。我记得曾经有一次,印象中一个姓黄的瞎子,竟然算到我的母亲有四个孩子。明明我只有姊妹三人,但我的母亲竟然也点头说:“是的,是的差不多!”。我甚是不解,母亲对我说:“我们明眼人讨生活都很难,你想想他们看不见了,有多苦呀!不是没有办法,他们谁愿意遭这样的罪哇。他们怎么说你就怎么听,你又不掉什么的!”。
    所以后来只要村庄中来了瞎子,邻居都把他们指到我家里,次数多了,家里人都很厌烦。母亲开导我们说“掐掐八字,养养瞎子”“其实他算不算都是那样的,都要靠双手劳着吃,权当我们帮衬他们一下。”
别人落难了,你帮不了,不笑也是一种善
     记得我五六岁时,邻村的一个精神病跑到了我们村庄。我们一群孩子见了,前呼后拥地看热闹。有的叫着“疯子来了,神经病来了,快来看呀!”。有的朝他吐口水,还有的干脆捡起路边的土块扔向那个精神病。那个精神病看见了,抱着头蹲在地上。孩子们见了,更加激起“斗志”,叫得更凶,扔得更勤。我见了也高兴得直拍手掌,大声的叫着。终于的我的叫声引来了母亲。平时轻言细语的母亲朝哪些起哄的大孩子吼了起来,“你们这些混账娃娃,等下看我不告诉你家里大人,看你们是不是皮子做胀!”。说着母亲就揪着我的耳朵,抄起地上的一根竹枝劈头盖脸朝我打来。我边哭边叫屈:“我又没有扔土块,我也没有吐口水、、、、、、”,“小畜生,你还有理了,你记着别人落难了,你帮不了,我不怪呀,但你不能幸灾乐祸”“你记着不笑也是一种善!”
母亲现在年纪大了,口头禅还在说,我想等我的孩子大一点,我也要说给她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2: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等奖作品4
为了爱
作者:疏泽民(疏桐)  市农机局
我想,我应该去看看那位患病的女孩了。
一连几天,我的眼前老是浮现出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清澈的双眸里,蓄满了焦虑、无奈和渴望,让人难以心安。
一切缘于网上的那则爱心倡议:一位品学兼优的花季女孩,身患淋巴瘤四期重症,与病魔苦苦挣扎,高昂的医疗费,成为压在女孩心头沉重的大山。女孩名叫饶漫丽,是长春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家住桐城市黄甲镇黄铺村,离我住处不足一小时车程。山里娃,勤奋,孝顺,渴望,这些击中我内心柔软的关键词,掀起了内心波澜,久久难以平静。
12月27日,我与同事夫妇俩一道,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赶往黄铺。
女孩戴着绒线帽和纱布口罩,露出一双大眼睛;守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刚毅中透着沧桑的老男人,显然,他是饶漫丽的父亲。对于我们的到来,父女俩显得有些意外,一再表示感谢。我感到受宠若惊:尽绵薄之力,只是让自己心安,况且我的贸然到来,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是一种打扰,这声“谢谢”,着实让我承受不起啊。
听说元旦后要去南京做手术,骨髓配型找到了吗?见女孩显得有些局促,我小声地问。
没有。我准备采用自体,异体移植配型难,费用大,家里承受不起。女孩回答得很坚定。
说起费用,女孩的父亲愁眉不展:为了给女儿看病,前后花了近五十万;山里穷,我和爱人拼死拼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现在欠了不少外债;眼看马上就要进行骨髓移植,又要几十万,还不包括后期的复查和康复治疗;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家里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急得高血压病又犯了,住进了医院……女孩的父亲一边算账一边扳起手指,我的心里沉甸甸的。
望着女孩父亲焦虑的眼神,我安慰道: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可能遇到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这时就需要社会伸出关爱的援手,帮助度过难关。
女孩的父亲接过话茬,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真得好好感谢桐城情系联合会、关爱女孩网、镇里和村里的领导,还有许多好心人,是他们默默支持我们,帮助我们,目前已经收到一些捐款,尽管还不够手术费用,但他们都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啊。
我为那些已经伸出援手和即将伸出援手的爱心人士感到自豪:五十一百不少,十万八万不多,一个人尽自己所能,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你们一定能得到双倍的好报!
同事小黄轻轻搀着女孩的胳膊,关切地问她腿还痛不痛。女孩平静地说,吃过药,现在好点了。
我问女孩休学呆在小山村里急不急,女孩说,山里没有信号,没有网络,不过已经习惯了。我环顾四周,室内陈设十分简陋,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倒是墙上几张褪色的奖状,犹如火红的灯笼,让人眼前一亮。女孩的父亲一脸骄傲地说,这两面墙上原先贴满了女儿的奖状,还有一些奖励证书,放在柜子里。说着,便拿出塑料袋,倒出一堆证书,从小学、初中的演讲比赛,到大学的主持人大赛、征文比赛,乃至奖学金,都有所斩获,而且在大学里还参加了话剧社、街舞协会、青马(青年马克思)协会,成为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优秀会员。打开一本本硕果累累的证书,仿佛看到校园里那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阳光女孩灿烂的笑脸。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来黄铺之前,我为女孩精心挑选了毕淑敏的新书《藏在这世界上的优美》,希望她坚定生活的信念,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寻。现在看来,女孩比我想象的要阳光开朗得多,我的担心显得有些多余了。
品学兼优的孩子是一块发光的金子,而现在,这块金子正在面临着厄运的挑战。面对命运的挑战,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女孩不折不挠,从不向病魔屈服:胸刺、骨刺、腰穿的巨痛,八次化疗的剧烈反应,四十多天无茵舱的隔离,一头秀发落尽后的心理落差,还有免疫力下降导致经常性疼痛、发热的折磨……女孩总是默默承受,决不在父母面前掉一滴眼泪,正如她在日志中所说:“命运折磨得让我哭,我却偏要对它明媚的笑!”听着同事的介绍,我心生敬意,不由称叹:有这样懂事的好女儿,是爸爸的好福气呀!
说起女儿的坚强与体贴,女孩的父亲给我打开录制的手机视频:女孩坐在医院的床沿上,满头柔顺的长发,甜美的脸蛋,娇好的身材,不亚于电影明星。女孩的父亲说,4月17号在合肥查出癌症,简直五雷轰顶,便含着泪偷偷录制了这段视频;而女孩得知自己的病情,体谅为父的不易,曾一度放弃治疗……说到这里,男人的声音有些哽咽:傻孩子,世上哪有爸爸放弃女孩的啊,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想办法给女儿治好……附近有个孩子,得的与女儿同样的病,没有坚持住,已经“走”了……
我深身一震,嗓子眼里堵得慌。父女情深,我为父女俩深沉的爱感动震撼。我不知道是什么因素让女孩改变了主意,是什么力量支撑她与病魔顽强地抗争。我想,女孩的坚强,一定是爱的力量。记得女孩曾在《我想活下去!》的QQ日志中说过:“他们的辛苦比疾病带给我的折磨更难受”,“为尽一个女儿的责任,我不怕吃苦,我想活着!”原来,爱,可以溶化坚冰,可以抚平伤痛,爱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只要人人都伸出爱的援手,积沙成塔,就一定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
不忍打扰女孩休息,我与父女俩说了一些安慰和鼓励的话,便匆匆告辞。返回途中,忽然看到路边秃着枝桠的灌木丛中,几朵映山红开得正艳,心中不由一暖:饶漫丽,这位勤奋、孝顺、坚强的阳光女孩,不正是冬天里凌霜怒放的一朵山花么?
是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相信,人间有爱,就有温暖;有了温暖,处处都是灿烂艳丽的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3: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桐溪居士 于 2015-1-26 12:42 编辑

成人组优秀奖1
爱心多米诺
作者:叶志平  挂车河初中教师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所农村初中教语文。
初三时,班上来了几位复读生,刘琴便是其中一位。或许是担心同学的嘲笑,也或许是对新班级的不适,课堂上刘琴总是沉默寡言,很少主动回答问题。
有次要求同学以“母爱”为主题写作文,刘琴的文字朴实而深情。她有个温暖的家,体弱多病的父母为了她,苦苦支撑,而她努力学习,却怎么也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她恨自己无用,她不敢去看父母佝偻的身影和关切的眼睛。透过一行行清秀的字,我看到了这个沉默的孩子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怎样的倔强和执着。那堂作文评讲课上,我抽出那篇深深打动我的作文,准备公开朗读。但她突然站起来,颤抖着声音说:“老师,能不能不读?”我惊讶地看着她瘦小的身子,和已有泪水的眼睛,点头同意。我深深的知道这个倔强的孩子,内心有着敏感而脆弱的自尊。
后来逐渐得知,刘琴的身体很虚弱,常常生病,熬夜苦读后便常常头晕眼花。很快中考到了,刘琴发挥得并不好,成绩平平,老师们都很惋惜,却爱莫能助。
暑假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班上一位学生打来的。她和刘琴是邻居,她告诉我,刘琴中考失利后一直闷在家里,不敢面对父母。而她的家中,也已是捉襟见肘,根本不能承担几千元的择校费。后来,她犹豫着问我:“老师,您能不能借刘琴五百元钱,她想去合肥的一家民办高中读书。”此时,我突然想起那堂作文课上,她瘦小的身子和充满泪水的眼睛,我很快答应下来。那时我的月工资也只有五百多,考虑到她身体虚弱,我拿了八百元钱,告诉她:老师这笔钱,你什么时候参加工作能赚钱了,就什么时候还,好好读书,别让父母失望!
九月的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合肥的信,是刘琴寄来的。那时,我的女朋友正在合肥上班,我便把刘琴的状况告诉了她,女朋友有空便去学校看她,还常常给她带些水果和书籍。但遗憾的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刘琴没有读完高中。后来,她写给我一封信,说是辜负了老师的期望,但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会铭记在心,也会像老师一样对他人永持一颗爱心。
大约过了四五年,有一天,刘琴的父亲来到了我的学校,他是来还当年的八百元钱的。我坚持不收,但这位朴素的农民却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并且执意要我收下他带来的一瓶酒。推辞许久,我只好收了钱,留他吃了午饭,那瓶酒坚持让他带回了。
两岁的女儿看我们拉来拉去,便好奇的问起来,我便把这件事告诉她,她的眼神似懂非懂,却问这问那,听得格外认真。
女儿渐渐长大,有时在街头遇到乞讨的流浪汉,女儿总是向我要一枚硬币,蹦蹦跳跳的走过去,将硬币轻轻的放进流浪汉面前的盒子里。
去年,她们班有位同学不幸得了红斑狼疮,学校发动全体同学捐款。平时一向很小气的她,自己作主从自己的储钱罐里拿了两百元钱。我问她为什么要捐这么多,她却反问道:“爸爸,你平时不是告诉我,对他人要有一颗爱心吗?”
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睛,我欣喜的发现,女儿小小的内心世界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爱心的幼芽。而她,正用自己的天真和真诚呵护着这颗幼芽。
我不能说自己有多大的爱心,因为我也只是尽了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但我欣慰的是,我的学生,我的孩子会把这颗小小的爱心传递下去,就像是一副没有尽头的多米诺骨牌,我只是轻轻推动了其中的一张。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推动属于自己的那张爱心骨牌,我相信改变的不仅是自己,是别人,还有整个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3: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人组优秀奖2
最暖的阳光

       ——歌咏桐城市爱心联合会成立十周年

作者:汪敬之 龙眠街道办事处


最俊的姑娘
没有出嫁
把心顶在头上
晒成最暖的太阳

十年黄金的时光
辗转龙眠山水
扶弱济贫的肩脚
在深情的土地上写满大爱

十年自觉的日子
没有穿正装
围着主旋律弹唱爱心
唱响了为难中的希望
唱响山区贫困娃娃的梦想

十年一丝不苟的朝夕
用生命拯救生命
用爱传播爱的火种
铸在心底的丰碑
珍藏着无数善美的灵魂

十年青春的奉献
心在太阳的头顶开花
温暖别人
照亮自己
英名沿着龙眠河水流淌

十年写就的大美
在心灵,在承上启下
下个十年一定更响
让最靓的青春出嫁
嫁给更美更大的太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桐城市情系爱心联合会 ( 皖ICP备17017133号 违法内容举报:0556-6196922 )

GMT+8, 2024-11-23 08:24

公安备案号34088102000457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